保護牙齒,從第一顆開始
<< 什么是人鼻病毒?感染這個病毒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麻煩呢?
該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,如何科學引導? >>
在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道路上,口腔健康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牙齒,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伙伴,其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孩子的飲食、發音乃至自信心。齲齒作為常見的口腔問題,若不及時預防與治療,可能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困擾。
“乳牙遲早要換的,壞掉也沒關系”,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。如果第一顆乳牙出現問題,可能導致恒牙發育異常或咬合問題。因此,從第一顆牙齒開始,家長就應關注孩子的口腔衛生,做好清潔和飲食管理,為寶寶的口腔健康打下基礎。
1.乳牙的重要性
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組牙,共20顆,第一顆乳牙通常在寶寶6個月左右萌出,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萌出完畢。自6~7歲至12~13歲,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恒牙所替代。
乳牙發育對幼兒的生理、心理發育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。健康的乳牙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咀嚼能力,促進消化吸收,還能夠輔助發音,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起到重要作用,促進頜骨正常發育。
2.日常清潔護理
初期護理:在寶寶未長牙或剛萌出乳牙時,可用干凈的紗布或指套牙刷蘸溫熱水輕輕擦拭牙齦和牙齒,清除奶漬和殘留食物,每天1~2次。
使用牙刷:在寶寶長出幾顆乳牙后,選擇適合嬰幼兒的軟毛小牙刷,每天早晚各刷1次,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輕輕清潔牙齒表面和縫隙。
避免吮吸手指或咬硬物,保證乳牙和口腔安全。
3.合理飲食管理
減少糖分攝入:避免頻繁喂食過酸、高糖食物或飲料,尤其是睡前避免用奶瓶喂奶。高糖環境容易滋生細菌,引發齲齒。
提供健康飲食:定時定量喂食,避免頻繁吃零食。多給寶寶吃富含鈣質的食物,如奶制品、豆制品,以及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,有助于牙齒發育。
避免夜間頻繁進食,確保牙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口腔平衡。
4.關注口腔問題
定期進行牙科檢查:建議寶寶第一顆牙齒萌出后開始進行牙科檢查,之后每3~6個月復查1次。
注意口腔問題: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口腔健康,孩子若出現牙齒顏色異常、黑點或牙痛等癥狀,應盡快帶孩子去專業醫療機構就診。
涂氟和窩溝封閉:根據醫生建議進行涂氟保護或窩溝封閉處理,特別是后磨牙區,以預防齲齒。

轉載自-國家疾控局官網